息妄归真
文/石方斋
一个人生活久了后,我活成了一个淡人。能量慢慢恢复,继而能够自喜自足。
曾几何时,我的内心总有两股力量在撕扯。一股向外奔涌,渴求认同、期盼理解、索取慰藉;一股向内蜷缩,疲惫、抗拒、充满批判。这拉扯,耗尽心力,让生命的路布满看不见的荆棘。
这几年我突然开窍了,精神极简,不再喜欢社交,也慢慢不与人交心。我不再期望从任何人身上索取情绪价值、寻求安慰,因为我明白,人活在这世界上,注定孤独。
佛家有偈:“万般皆苦,唯有自渡。”很多事情,唯有自渡。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,能拉扯自己的也只有自己。于是,我与我自己相处,我与我自己作伴,我与我自己成长。
展开剩余59%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与我无关的人或事上,也清理了通讯录里许久不曾联系,往后或许也不会再联系的人。我清理了心灵的缓存,卸载了无谓的期待。生命的沟壑,心灵的暗夜,能牵引我跨越、照亮我前行的,唯有自己心中的灯。我收回向外索求,能量便开始向内回流。
杨绛先生说,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, 到最后才知道,世界是自己的, 与他人毫无关系。是的,我精简了生活,也精简了思想。慢慢地,我的身体和心理放松下来,我不再熬夜,不再纠结,我不在意任何关系,旁人也伤害不了我。我爱上了独处,把时间分给睡眠,读书,运动,居家环境、猫以及大自然。
诸法无我,诸行无常。从我嘴里说出的话越来越少,抱怨几乎销声匿迹,也不再好为人师,不干涉他人因果去提意见或建议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做。我将自己活成一汪溪水,不强求,不攀缘,只任其跟随自然的律动前进。
荣格说:“与其做好人,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。”我就这样与自己和解,继而踏上生命完整的旅程。我承认并接纳那个不完美的、有局限的、甚至带着“阴影”的自己,停止内在的战争。当我停止评判自己,不再因外界的标准而扭曲内心的需求,自洽,由此而生。
禅师所言:“心若不动,风又奈何?”与自己和解,并非抹平生活的沟坎,而是消融了内心的兵荒马乱。当执念松绑,评判止息,能量便如溪归河床,自然流淌。外界的路或许依旧崎岖,但心路已然平坦——步履所至,皆是安宁与自由。
我与自己和解,从此路就平坦了。
发布于:湖北省合法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